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曾梵志:我不会为了取悦而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作者:汪云琪/译2016-09-28 09:27:51 来源:界面
        曾梵志:我不会为了取悦而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艺术家曾梵志

        谈论起51岁的曾梵志,人们总不可避免地谈论起他的作品价格。他的作品在全球顶尖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Artnet上售价排名第二;他于2001年所创作的向达·芬奇致敬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在2013年被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2330千万美元(约1.55亿元)的高价成功拍卖,打破了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价格的记录。

        如今,他的“曾梵志:散步”个人作品展正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9日。这次作品展几乎展出了曾梵志近30年的所有作品,包括了他早期的“协和医院”系列(《协和三联画》),这幅作品灵感的迸发,源自他曾经在某医院使用卫生间的经历,因为当时他的家里没有马桶。

        然而曾梵志本人却对艺术品的高价充满了警惕,在不久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回顾了自己作品的被收藏经历。提到1993年搬家来到北京时,购买自己作品的几乎都是西方人,大使馆员工或是大学教授。到了2004、2005年,一下子变得很多中国人开始购买自己的作品,“我记得很清楚,因为之前没有中国人买我的画,而且画的价格十多年来都没变过。我不认识这些中国的收藏家,甚至无法辨别他们是否真的喜欢艺术。”

        到2007年,很多人开始炒作艺术作品。起初,曾梵志认为这对艺术品是个利好的消息,但很快他发现这个市场开始过热,他自己也感受到了危险信号。“有个人想买我20幅画,我拒绝了,因为我质疑他购买的初衷。”接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许多中国画廊一度面临倒闭危机。这之后,艺术家们开始冷静和成熟,艺术品市场也变得更有规矩。曾梵志说,从那时开始,画廊会尽量将画作卖给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而不是投机者。“我们都需要时间成长。”

        虽然作品价格在拍卖市场上频频创新高,但曾梵志强调自己的创作只是自我表达,他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创作灵感,“我不会为了取悦更多人,而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但他同时也强调,这并不代表他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不关注,本次展览中的“协和医院”系列里,就有他对人类的基本问题的兴趣。“我关心社会和身边的人,但我不会仅仅为了煽动大众的什么情绪而去创作一幅作品。”

        Q:你近期作品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

        曾梵志:在我看来,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有很多。举个例子,我喜欢花园设计,那么,我就必须对石头和植物等大自然的产物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我认为,宋徽宗所作的《听琴图》是宋朝最美的画作。10多年来,我一直在欣赏这幅画中的松树。现在,当我到日本或其他地方时,我就会特别注意松树。这就叫做将学习绘画和观察现实两者相结合。

        随着时间的迁移,我慢慢意识到,传统的东西有它自己独特的美。当然,这可能也与我的年龄有关。因为当你到达一定年龄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始反思和反省自己。

        Q:在你的大型抽象画中,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

        曾梵志:西方国家的人们最初都认为我的画是表现主义作品。开始我也以为是这样的,但是后来,我开始觉得,我的画与中国传统的书法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当我绘画时,我会特别注意下笔的韵律和笔尖的触觉,因为我相信,我所画下的每一笔都有它自己的运动轨迹和自身的美感。这不同于西方表现主义作品,当然我并不是在说西方表现主义很肤浅,而是我知道,它更注重作品的外观,而中国的书法更注重当时的心境。

        Q:有没有某个创作的时间段是特别令你怀念的?

        曾梵志:不见得。其实,我的每一幅作品都代表了绘画当时那段特定时间里我的生活状态和心里感受,所有的阶段都是紧紧相连的。比如,我从绘制大幅抽象画,到绘画小幅作品。

        如果你去看我早期的作品,你会发现,它们仍有很大的差异。这次个人画展中展出了三幅我大三时候的作品。当时,我的老师让我不要这样画画。看看你的画,老师说,你没用任何颜色。根据老师的说法,你必须得按照他们的指导来创作每一幅作品。画中的元素必须要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样子上色。但是,我并不想遵循这些指导。因为,如果我那样做了,我的灵魂就会被束缚起来,我的作品就不会有创新。

        所以那个时候,颜色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你看到那些早期作品,你会发现它们比较暗淡。我用了很多黑色,上面的人们看起来也是灰蒙蒙的。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9(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